《三體》是劉慈欣創作的長篇科幻小說系列,由《三體》與《三體2:黑暗森林》以及《三體3:死神永生》組成,該作品現已改編成同名動漫作品,並在B站上線。其劇情主要講述的是人類在發現外星人後,對外星人持有的不同態度,以及大家在面對外星人侵略時所作出的種種應對措施。而三體中出現的未來武器“智子”與“二向箔”則是同現代戰爭中出現的武器完全不同的存在。今天我們一起來看下《三體》動漫的劇情亮點!
《三體》劇情亮點
《三體》劇情亮點一:開篇設置
《三體》首集“意義之塔”的開場劇情是,大史與汪淼在巴拿馬運河旁,等待納米絲割斷地球三體組織所在的“審判日”號運油船,這是小說當中“古箏行動”的名場面。三體動畫從原著小說第二部《黑暗森林》切入,並直接採用字幕形式,簡單交代葉文潔與三體人取得聯繫,以及與伊文思建立地球三體組織的前情內容,簡潔流暢地向觀眾解釋了整體故事背景。
《三體》劇情亮點二:審判葉文潔
葉文潔是一個大學退休教授,同時也是ETO組織的一號頭目,其通過太陽發射訊號,秘密與三體人建立了聯繫並暗示其侵略並且殖民地球。同時,葉文潔聯合伊文斯召集了一批同樣想法的人,共同組成了地球三體組織(ETO)。該組織成立的目的就是為了迎接三體艦隊的到來,進而對人類社會進行各種破壞行動。所謂的審判日號輪船正是ETO聯繫三體人的秘密基地的“第二紅岸基地”。隨著葉文潔被捕,他透露了“審判日”號的資訊,而在“古箏行動”後,人類也終於獲得了三體文明的有關資訊。
《三體》劇情亮點三:粒子捕捉實驗
為了監視地球,三體人向地球發射了兩顆智子,人類為了找出智子並將其毀滅掉,在太空建立了“防禦系統”,同時利用太陽脈衝不斷進行粒子對撞專案實驗。但隨著薩伊主席的來電,大家被告知太陽脈衝提前了八小時,因此首席顧問丁儀命令開啟了五組粒子對撞器,希望能夠突破智子對地球的封鎖。但大家竭盡全力後依然得不到有效的數據,最終實驗宣告失敗,這也意味著人類科學已經“死亡”— 因為智子讓人們在微觀上總結不出任何規律,而沒有規律就沒有科學。
總結
總的來說,《三體》的劇情是基於原著小說來推進的,但動畫的生動表達方式也讓故事內容的演繹更加富有節奏,人物形象也更加鮮明,尤其是在對細節的把控上。三體動畫還特意補充了主角羅輯的大學授課內容,通過讓它與原著中複雜專業的太空粒子對撞實驗相互對照,以“鉛筆穿過紙張卻只有‘噗’的一聲”等簡單直白的方式,生動地向觀眾說明了人類科學的困境。如果你也是科幻迷,別忘了前往B站追補這部動畫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