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陽出岫,蒼龍登天,
池邊微風輕囈語,今夕是何年?
草木鴻蒙,花笑迎春,
邑下鄉野盡歡顏,尤記在人間。
【節氣釋義】
是日,斗柄指東,盛德在木,少陽肇始,是為立春。
「立春」為二十四節氣之首,是一年歲時的開端、萬象更新的標誌。「春」者「蠢」也,為萬物蠢動之意。在千呼萬喚之中,它將寒冬遠送,向天下宣告新生;萬類生命隨著陽氣的增長,紛紛從沉寂中復蘇,充滿了希望與光明。
古代逢「立春日」至,天子即率三公九卿「迎春」於國之東郊,以青圭禮祭東方,敬侍春神的到來。中國文化里的「春神」,指的便是太昊伏羲氏座下的臣子「句芒」,這位鳥身人面的神明,駕馭二龍,手執圓規,相貌是十分的威武莊嚴。你看,那冒地的草木蜷曲生長、枝上的嫩芽略帶絨芒,不正是「句芒」把祂的名字繪在了春天?
【立春物候】
立春有三候,一候「東風解凍」,冬日里水面凍結的堅冰,此時皆遇東風而解。風是初春的使者,它吹散了凝滯的陰氣,吹來了蓬勃的生機。所謂「風動而蟲生」,二候便是「蟄蟲始振」,隨著陽氣漸至,本來蟄伏在地底的百蟲,都開始接連蘇醒、躍躍欲動起來。
三候「魚陟負冰」,「陟」是「升」的意思,在盛寒時,水面都結上堅冰,魚類便潛下水底,隱匿去蹤跡,而今有感於陽氣的回暖,水下溫度的升高,它們也逐漸向上遊去。所以,在立春之時,不僅可以靜靜欣賞冰雪的消融,還能透過那淺淺的冰面,看魚兒「背負」薄冰而游泳的趣致。
【體育春情】
俗語有言,「一年之計在於春。」
我們洗去舊冬的沉疴,昂揚風貌,抖擻精神,又站在新的起點上。
是時,諸業俱興,百工待命,農人歡喜,天下榮欣,君子亦當順應天地號令,把握初春的大好光陰,細心修定一年的計劃,合理安排未來的步伐,慎勿蹉跎機遇,縱逸心志;適時放下忙碌,給予家庭更多的陪伴與支持,恪事父母,關懷宗親,以孝悌倫常之本,體育春日仁心。
【春日關懷】
在五行之中,「春」屬「木」,德為「仁」,臟在「肝」,開竅於「目」。因為木克土的緣故,春季的飲食當減少酸味、增益甜甘,以補養脾氣,維持人體的正常消化與運作。同時,米糕團餅之類不宜多食,以免滯澀脾胃;酒水切忌醉飲貪杯,有恐逆傷肝氣。
身為子女,應當密切留意長輩的身體安康,正值春陽初生,萬物萌動,極易催發體內的宿疾舊患,不妨多陪同老人外出散步,調適心情,登庭閣,訪園林,藉助春日的鬱鬱生機,消散冬日的沉沉病氣。
自然以一縷溫柔的春光,陪伴在你我身旁;我們也以同樣真誠的心意,體貼他人,呵護生命,以應陽氣生長,以待「雨水」時降。
【華夏傳統文化專修學校】
地址:徐州市淮海文博園7-8號樓
電話:0516-83200775
【華夏尚至院】*北京
地址:朝陽區高碑店惠河南街一區58-1
電話:010-65503876
【關注我們】
微信名稱號:hxwh_01
微信名稱:華夏傳統文化學校